媒体扫描

【新疆日报】让“沙漠掘金”成为现实,策勒县在“绿进沙退”中造福于民

时间:2023-11-13

  深秋时节,来到策勒,除了星星点点的沙丘,还可以看到大片金色的胡杨、梭梭,以及泛着些许红的柽柳。再走近点,还可以看到矮一点的骆驼刺、花花柴……

  谁曾想到,历史上,这里曾三次被风沙掩埋,县城被迫搬迁。如今,历经40年,策勒县恢复沙漠自然植被25万亩,流沙后退8公里,风沙天气从每年270天降到126天,摆脱了沙漠对县城的威胁。

  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再到如今“人沙和谐”,策勒县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就,也是近年来新疆推进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

  坚守 绿色屏障逐渐加固

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站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策勒县生态屏障绿色长廊建设动员大会活动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摄

  10月31日,全讯600cc大白菜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站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策勒县生态屏障绿色长廊建设动员大会召开。

  对策勒县而言,这是一次盛会。

  当日,策勒县委书记贺山峰宣布启动“三大生态屏障、三条绿色长廊”建设,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约12万亩生态屏障。预计到203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绿洲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这个10年建设目标,承载着策勒县群众的期待,更多的是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建设‘三大生态屏障、三条绿色长廊’,势在必行。从现实要求看,这是守牢生态底线;从策勒发展看,这是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贺山峰说。

  会议当日,策勒县人民政府与策勒沙漠研究站签订荒漠化综合防治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荒漠化防治、脆弱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生态沙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可以回溯到40年前。

  20世纪80年代初,沙漠前沿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仅1.5公里,沙临城下的局势让策勒绿洲再次告急。198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全讯600cc大白菜(原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联合成立策勒沙漠研究站。

  40年来,策勒沙漠研究站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围绕区域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农牧民增收所急需的关键科技问题,先后研发出流动沙丘治理技术、柽柳大面积恢复技术、肉苁蓉接种技术及棉花“双层双株”高产栽培技术等,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等成果奖58项。

  策勒沙漠研究站现任站长曾凡江1997年来到这里。他回忆:“刚来的时候,眼前只有一条灰秃秃的沙子路,是农民到沙漠里砍柴蹚出来的。现在的研究站,交通便利,生活和工作条件良好,各项研究设备完善。”

  “这里生长着多种植被,它们承载着特殊的使命。”曾凡江介绍,我们先在这里试验示范,种植成功后再推广到更多地方。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曾凡江一样扎根南疆的科研工作者,使得策勒县绿色屏障逐渐加固。40年时间,策勒县森林面积从12.7万亩增加到102.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0.24%增加到2.16%,县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数据是对变化最好的印证。来自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1961年—2022年,新疆年平均沙尘日数每10年减少5.3天,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每10年减少1.4天。

  探索 增绿与增收共赢

  10月30日一大早,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热克村村民麦麦提阿卜都拉·艾麦尔就来到一大片柽柳林中挖大芸。

  大芸,又名肉苁蓉,能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沙漠人参”。

  “这两年行情好,今年我家的大芸已经卖了近13万元,剩下的还能卖近8万元。”麦麦提阿卜都拉一边挖一边咧着嘴笑,“这多亏了中国科学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种了柽柳,风沙小了,还能挣上钱。”

  麦麦提阿卜都拉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靠沙漠挣上钱。

  让“沙漠掘金”成为现实的正是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他们研发出了在柽柳和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的相关技术,并已突破肉苁蓉接种技术瓶颈,建立了肉苁蓉高产稳产的种植技术模式。该成果已在我国西部干旱区相关区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近日,村民在采挖肉苁蓉。位于和田县塔瓦库勒乡的苁蓉小镇,栽培梭梭林近4万亩,年产肉苁蓉2000吨,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许晓龙摄

  曾凡江介绍,在柽柳或者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后可连续收获3—4年,效益很可观,大大提高了村民们造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还提出了“双层双株”棉花高产种植模式,使得棉花单产连续3年打破世界纪录。该成果被中国“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实现“双缩减”,结束了全国唯一沙化土地扩张省区的历史,实现了“绿进沙退”。

  然而,作为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筑牢绿色屏障,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更多力量共同参与。

  和田好滋味枣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涛,2013年从河北来到新疆投资,吸引他的正是新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新疆的枣大、甜,这和当地的气候优势密不可分。”任涛说。

  于是,他带领团队在洛浦县种植骏枣。如何把眼前的沙地变成适合骏枣生长的沃土,是任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任涛通过设置网格、配置防风林,不仅种活了红枣树,还为当地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一份力。他种植的红枣亩产由2017年的70公斤提升到300公斤,预计每亩地纯收益近3000元。

  “你能想象这里10年前还是一片沙漠,几乎寸草不生吗?”任涛指着眼前挂满枣子的近千亩红枣地说,枣子长出来就不愁卖了,收购商这几天就来,到时直接装箱运走。

  就在记者将要离开时,起风了,卷起了点沙尘,可以看到远处的树枝随风摇曳,地上落了些叶子,眼前挂满果实的红枣树竟纹丝不动……

  思考 让成果惠及更多人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

  新疆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64.18%、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41.52%。经过与风沙的长期博弈,新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蜕变。进入新时代,荒漠化防治迎来新挑战。

策勒县城边缘的防沙治沙屏障(无人机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站40周年庆祝活动中,曾凡江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如何让防沙治沙成果惠及更多人。

  “科研的最终目标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曾凡江说。

  每次有什么科研成果,曾凡江就想如何和实践相结合,让村民受益。例如,摸清荒漠植物与水分、养分和盐分的关系后,曾凡江就带领团队在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荒漠植物优化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技术模式。该成果在南疆累计推广近5万亩,不仅为干旱区退化植被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区域生态建设和特色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让成果惠及更多人,还应当包括更便捷的操作方法。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说:“目前我们形成了草方格固沙、生物结皮固沙等治沙模式,但在技术标准化等方面尚有欠缺,应当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标准体系,在机械化推广方面加强研究,让防沙治沙实用技术和模式实现规模化,真正惠及更多人。”

  眼下,曾凡江正带领团队积极尝试骆驼刺的工厂化育苗,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最终带动产业化发展。“骆驼刺不仅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还是一种优良牧草,在干旱区发展潜力巨大。”曾凡江说。

  不止于此,他还带领团队积极研究油莎豆、四翅滨藜等既能实现防风固沙又能为村民带来效益的植物。

  “必须让当地群众从荒漠化防治中得到切实的利益,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治沙工作取得成功的最有力保证。”曾凡江说,利用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沙和谐。

附件下载: